答
前言:
鱼塘养殖现在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是水体污染严重,二是单位面积养殖密度增加,导致水体溶氧不足,鱼经常患病。随着自动化科技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智能化水产养殖越发显得异常的重要与紧迫。水温、含氧量、以及浊度是水产养殖过程当中的几个重要的因素指标,因为这几个指标的正常与否关乎着整个养殖的产量与终端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对于鱼塘水温的监测与控制,让养殖户对于鱼塘的环境能够实时的掌控,然后做出相对应的调节工作。这样的话就可以给水产品提供适宜生长的更佳的环境,让相同比例的养殖面积,水产品的产量更上一个台阶。同时也给养殖户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减少了养殖户的养殖压力和养殖所需的成本,以此来实现一举双得的目的。那么在具体的养殖过程中,鱼塘养鱼有什么讲究,鱼塘养鱼需要什么设备呢?
池塘养鱼对水质的要求:
1、水源:
水源是池塘养鱼的基础,池塘养鱼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并且经常注入新水以保证水量和调节水质。
2、温度:
水温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生存有较大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对水温也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对适应温度有更高和更低的限度,超过限度就会导致生理失调甚至死亡。根据鱼类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特性,水温可分为3个范围:
水温在10~15 ℃为鱼类的弱度生长期,鱼缓慢生长。
水温在15~24 ℃为鱼类一般生长期,鱼的生长和增重速度一般。
水温在24~30 ℃是更适生长期,生长和增重速度更快。
3、透明度:
把手伸进水中看不见手心的深度为透明度。透明度是池塘养鱼的关键环节,透明度约为20~40 cm,一般以放鱼后至6月中下旬,透明度深度控制在20~30 cm,7~8月透明度深度控制在30~40 cm为宜。
4、溶氧量:
池水中溶氧量的多少是水质好坏更重要的指标。晴天,池塘中溶氧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昼夜变化。白天光照度强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多,夜间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有时就会出现鱼类缺氧而浮头现象。一般成鱼阶段可允许的溶氧量达到3 mg/L以上,低于2 mg/L会发生轻度浮头,降低到0.6~0.8 mg/L时会出现严重浮头,而降低到0.3~0.6 mg/L时就会窒息死亡。为了调节池水中的溶氧量,也可用增氧机来增加底层水质的溶氧量,一般在鱼类生长季节,晴天中午开机40~80 min,阴天夜里开机30~50 min。
5、pH值:
pH值表示水的酸碱度,当pH值等于7时水为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大于7时为碱性。鱼类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大致是6~9。凡是pH值低于5.5或高于10的水都不能用来养鱼,pH值过低时光合作用不强,水体生物生产力不高,鱼类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因此,酸性水不能养鱼,需要进行调节和改良,特别在夜间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大量积聚至早晨使pH值降到一天中更低值。白天由于光合作用水中的二氧化碳被消耗,水的pH值随之升高,为使池水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需施放石灰来调节池水的酸碱度。
6、浮游生物:
池塘的浮游生物对养鱼水质影响更为重要,池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浮游生物量要丰富适宜。一般水质清淡,水中溶氧较高,鱼类就不易缺氧、就不会出现浮头现象。而浮游生物多,在夜间就会发生缺氧、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可以根据水色来判断池水的肥度,肥水具有“肥、活、嫩、爽”4个特点:
肥:是池水中饵料生物丰富,水色淡浓适中;
活:即池塘的水色一天内要随光照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嫩:即水肥而不老,池水颜色呈绿豆色;
爽:即水质清爽,透明度适中,溶氧量高。
池塘养鱼需要备齐哪些设备?
1、鱼塘停电报警器
鱼塘停电报警器能在鱼塘断电时自动报警,声音响亮,及时提醒渔民注意采取防范措施。在鱼塘电压不稳,电力不足的情况下,是防止停电损失的更佳工具,让渔民不用天天守在塘边也能知道鱼塘的电力情况,是渔民养殖的必备产品。
2、溶氧检测仪
溶氧检测仪是专门用于检测水中溶氧量而设计的便携式检测设备,可以帮助养殖户随时掌握水中溶氧变化,科学合理增氧。
3、鱼塘消毒喷药机
该设备是由喷头、连接软管、水泵、电源开关、12v电瓶组成,主要用于水体消毒,为鱼虾生长提高健康环境。实际使用中,只需把鱼塘消毒喷药机放在船前头,把抽水管放在药仓水中,打开电源开关。初次使用者先不要配药,把抽水管放在池塘中,在整个鱼塘试喷一遍,掌据时间表和用水量。以便配药。本机只需一人操作,以适当的速度在水中行船。
如果有风:只能迎风走或顺风走,不要横风走。喷完药后,把电泵放入清水中,开机清洗1~2分钟。主要功能:12V电瓶充足电可用2小时,喷药宽度16米,喷药量18升/分钟(也就是一船药只要18分钟)。优势:以50亩为例:人工给药需要2人2小时,劳动强度很大,而且拨洒不匀;用本机喷药、只需要1人半小时1船水轻松完成,而且喷药均匀。
4、鱼塘增氧机控制器
该设备能自动检测水中溶氧量,自动控制增氧机工作,对不同的鱼种可设定不同的溶氧更低值,保证水质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达到养殖鱼虾的更佳需要。免去人工检测的劳累,具有人工检测不能比的精确度。因为只有在溶氧量低于设定标准的情况下才使用增氧机增氧,也节省了大量的电力,为渔民节约了养殖成本。现代化的养殖需要高科技设备的帮助,增氧控制器就是渔民更急需的帮手。有条件的更好使用水底微孔增氧,这种鱼塘增氧方式要比增氧机经济快速。
5、智能鱼塘系统
鱼塘水温水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是对鱼塘水温因数的实时监视与控制,使水温的环境适合水产品的生长和生产,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养殖的出现,传统的养殖模式开始向这一新型养殖方式靠拢。物联网采用无线传感技术、网络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对养殖环境、水质、鱼类生长状况、药物使用、废水处理等进行全方位管理、监测,具有数据实时采集分析、食品溯源、生产基地远程监控等功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产量。
以前的鱼塘养殖户们每天都要24小时看管鱼塘,不仅要实时注意鱼塘的水温、光照、湿度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时刻掌握好鱼塘水的溶氧值。现在有了物联网技术的帮助,智能化鱼塘养殖监控系统提供水环境监测、远程控制等功能,综合利用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实现对水产生长繁育阶段的水温、光照强度和PH值等各项基本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养殖户可在家中可通过电脑了解鱼塘的情况,不仅掌握鱼塘水质实时数据的变化,查看视频,实时监控鱼塘现场环境,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自动处理对在鱼塘中的增氧设备实现远程操作,而不需要划船到水中央去开关增氧设备,这为养殖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系统组成
智能鱼塘系统分为三个部分:监控中心、数据传输终端和视频监控终端、 终端数据采集设备和摄像头。监控中心包括WEB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以及PC等,监控平台可以24小时不间断采集现场实时数据,动态显示鱼塘温度、PH值、含氧量等水环境数据,自动形成报表以及水质异常时自动发送短信报警,并且监控中心可以实时查看现场视频,另外养殖户也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监控平台实时查看相应数据和视频、或者控制换水、加氧等设备。
终端数据采集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PH传感器等,采集PH值、含氧量、温度等数据发送给DTU,然后通过运营商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同时可通过监控中心发送指令到DTU,DTU将控制指令透传到换水、加氧等设备,从而控制换水泵或者加氧机的工作。
智能系统的优势:
1、采用完善的防掉线机制,保证数据终端永远在线。
2、当数据出现异常等情况,能够及时通过GSM网络向负责人手机发送短信告警,避免隐患。
3、管理人员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对鱼塘进行视频监视,可以定时抓拍图像或者查看录像,实时查看监测的数据。
4、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由PC机定时发送控制指令给终端设备,控制终端收到指令后将指令发给加氧设备,从而自动调节鱼塘的含氧量,减少养殖户的时间和精力开支。
答
前言:
鱼塘养殖现在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是水体污染严重,二是单位面积养殖密度增加,导致水体溶氧不足,鱼经常患病。随着自动化科技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智能化水产养殖越发显得异常的重要与紧迫。水温、含氧量、以及浊度是水产养殖过程当中的几个重要的因素指标,因为这几个指标的正常与否关乎着整个养殖的产量与终端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对于鱼塘水温的监测与控制,让养殖户对于鱼塘的环境能够实时的掌控,然后做出相对应的调节工作。这样的话就可以给水产品提供适宜生长的更佳的环境,让相同比例的养殖面积,水产品的产量更上一个台阶。同时也给养殖户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减少了养殖户的养殖压力和养殖所需的成本,以此来实现一举双得的目的。那么在具体的养殖过程中,鱼塘养鱼有什么讲究,鱼塘养鱼需要什么设备呢?
池塘养鱼对水质的要求:
1、水源:
水源是池塘养鱼的基础,池塘养鱼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并且经常注入新水以保证水量和调节水质。
2、温度:
水温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生存有较大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对水温也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对适应温度有更高和更低的限度,超过限度就会导致生理失调甚至死亡。根据鱼类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特性,水温可分为3个范围:
水温在10~15 ℃为鱼类的弱度生长期,鱼缓慢生长。
水温在15~24 ℃为鱼类一般生长期,鱼的生长和增重速度一般。
水温在24~30 ℃是更适生长期,生长和增重速度更快。
3、透明度:
把手伸进水中看不见手心的深度为透明度。透明度是池塘养鱼的关键环节,透明度约为20~40 cm,一般以放鱼后至6月中下旬,透明度深度控制在20~30 cm,7~8月透明度深度控制在30~40 cm为宜。
4、溶氧量:
池水中溶氧量的多少是水质好坏更重要的指标。晴天,池塘中溶氧量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昼夜变化。白天光照度强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多,夜间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有时就会出现鱼类缺氧而浮头现象。一般成鱼阶段可允许的溶氧量达到3 mg/L以上,低于2 mg/L会发生轻度浮头,降低到0.6~0.8 mg/L时会出现严重浮头,而降低到0.3~0.6 mg/L时就会窒息死亡。为了调节池水中的溶氧量,也可用增氧机来增加底层水质的溶氧量,一般在鱼类生长季节,晴天中午开机40~80 min,阴天夜里开机30~50 min。
5、pH值:
pH值表示水的酸碱度,当pH值等于7时水为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大于7时为碱性。鱼类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大致是6~9。凡是pH值低于5.5或高于10的水都不能用来养鱼,pH值过低时光合作用不强,水体生物生产力不高,鱼类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因此,酸性水不能养鱼,需要进行调节和改良,特别在夜间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大量积聚至早晨使pH值降到一天中更低值。白天由于光合作用水中的二氧化碳被消耗,水的pH值随之升高,为使池水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需施放石灰来调节池水的酸碱度。
6、浮游生物:
池塘的浮游生物对养鱼水质影响更为重要,池水中的天然饵料生物、浮游生物量要丰富适宜。一般水质清淡,水中溶氧较高,鱼类就不易缺氧、就不会出现浮头现象。而浮游生物多,在夜间就会发生缺氧、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可以根据水色来判断池水的肥度,肥水具有“肥、活、嫩、爽”4个特点:
肥:是池水中饵料生物丰富,水色淡浓适中;
活:即池塘的水色一天内要随光照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嫩:即水肥而不老,池水颜色呈绿豆色;
爽:即水质清爽,透明度适中,溶氧量高。
池塘养鱼需要备齐哪些设备?
1、鱼塘停电报警器
鱼塘停电报警器能在鱼塘断电时自动报警,声音响亮,及时提醒渔民注意采取防范措施。在鱼塘电压不稳,电力不足的情况下,是防止停电损失的更佳工具,让渔民不用天天守在塘边也能知道鱼塘的电力情况,是渔民养殖的必备产品。
2、溶氧检测仪
溶氧检测仪是专门用于检测水中溶氧量而设计的便携式检测设备,可以帮助养殖户随时掌握水中溶氧变化,科学合理增氧。
3、鱼塘消毒喷药机
该设备是由喷头、连接软管、水泵、电源开关、12v电瓶组成,主要用于水体消毒,为鱼虾生长提高健康环境。实际使用中,只需把鱼塘消毒喷药机放在船前头,把抽水管放在药仓水中,打开电源开关。初次使用者先不要配药,把抽水管放在池塘中,在整个鱼塘试喷一遍,掌据时间表和用水量。以便配药。本机只需一人操作,以适当的速度在水中行船。
如果有风:只能迎风走或顺风走,不要横风走。喷完药后,把电泵放入清水中,开机清洗1~2分钟。主要功能:12V电瓶充足电可用2小时,喷药宽度16米,喷药量18升/分钟(也就是一船药只要18分钟)。优势:以50亩为例:人工给药需要2人2小时,劳动强度很大,而且拨洒不匀;用本机喷药、只需要1人半小时1船水轻松完成,而且喷药均匀。
4、鱼塘增氧机控制器
该设备能自动检测水中溶氧量,自动控制增氧机工作,对不同的鱼种可设定不同的溶氧更低值,保证水质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达到养殖鱼虾的更佳需要。免去人工检测的劳累,具有人工检测不能比的精确度。因为只有在溶氧量低于设定标准的情况下才使用增氧机增氧,也节省了大量的电力,为渔民节约了养殖成本。现代化的养殖需要高科技设备的帮助,增氧控制器就是渔民更急需的帮手。有条件的更好使用水底微孔增氧,这种鱼塘增氧方式要比增氧机经济快速。
5、智能鱼塘系统
鱼塘水温水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是对鱼塘水温因数的实时监视与控制,使水温的环境适合水产品的生长和生产,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养殖的出现,传统的养殖模式开始向这一新型养殖方式靠拢。物联网采用无线传感技术、网络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对养殖环境、水质、鱼类生长状况、药物使用、废水处理等进行全方位管理、监测,具有数据实时采集分析、食品溯源、生产基地远程监控等功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产量。
以前的鱼塘养殖户们每天都要24小时看管鱼塘,不仅要实时注意鱼塘的水温、光照、湿度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时刻掌握好鱼塘水的溶氧值。现在有了物联网技术的帮助,智能化鱼塘养殖监控系统提供水环境监测、远程控制等功能,综合利用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实现对水产生长繁育阶段的水温、光照强度和PH值等各项基本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养殖户可在家中可通过电脑了解鱼塘的情况,不仅掌握鱼塘水质实时数据的变化,查看视频,实时监控鱼塘现场环境,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自动处理对在鱼塘中的增氧设备实现远程操作,而不需要划船到水中央去开关增氧设备,这为养殖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系统组成
智能鱼塘系统分为三个部分:监控中心、数据传输终端和视频监控终端、 终端数据采集设备和摄像头。监控中心包括WEB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以及PC等,监控平台可以24小时不间断采集现场实时数据,动态显示鱼塘温度、PH值、含氧量等水环境数据,自动形成报表以及水质异常时自动发送短信报警,并且监控中心可以实时查看现场视频,另外养殖户也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监控平台实时查看相应数据和视频、或者控制换水、加氧等设备。
终端数据采集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含氧量传感器、PH传感器等,采集PH值、含氧量、温度等数据发送给DTU,然后通过运营商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同时可通过监控中心发送指令到DTU,DTU将控制指令透传到换水、加氧等设备,从而控制换水泵或者加氧机的工作。
智能系统的优势:
1、采用完善的防掉线机制,保证数据终端永远在线。
2、当数据出现异常等情况,能够及时通过GSM网络向负责人手机发送短信告警,避免隐患。
3、管理人员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对鱼塘进行视频监视,可以定时抓拍图像或者查看录像,实时查看监测的数据。
4、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由PC机定时发送控制指令给终端设备,控制终端收到指令后将指令发给加氧设备,从而自动调节鱼塘的含氧量,减少养殖户的时间和精力开支。